
产品详情
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每年召开,巴菲特和芒格在每次的大会上,都会或多或少推荐几本书,有时可能是顺口提到,有时是专门极力推荐,有时是多次提到同一本书。
这么多年过去,这些书加总起来,也有很多本了。本文搜集和汇总了“几乎”所有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被巴菲特和芒格推荐过的书。
注意,是仅仅在股东大会上被推荐过的书才算,只是在其它场合(大学演讲、电视访谈)等被提到的书,暂不收录本次书单,之后会再单独发布,敬请期待。
芒格已逝,巴菲特宣布退休,或许,阅读就是对二老最好的致敬方式,欢迎阅读、收藏、分享给你的朋友。
本文为巴芒荐书的上半篇,仅包含巴菲特推荐的书,芒格推荐的会放在下半篇,之后发布。众所周知,芒格的阅读主题跨度更大,也更爱荐书,所以工作量很大,需要你的点赞支持。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有一章……抛开本·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的章节不谈,你也能从中获得一些智慧——那些内容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注意力。凯恩斯和格雷厄姆,在上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得出了长期投资最稳健的方法这一相同结论”。
本书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代表作,提出了宏观经济学中很多经典理论。巴菲特提及的特别是书中关于投资心理和市场预期的一章(第12章“长期预期”),强调投资者心理预期对市场的影响。
凯恩斯在书中描述了股市如同“选美比赛”的比喻,指出投资不仅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更是对其他投资者心理的判断。这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思想是一致的:两人都主张基于基本面、逆市场潮流的长期投资策略。凯恩斯的思想,帮助奠定了价值投资的宏观理论基础。
这本书对于理解市场情绪和宏观波动下进行理性投资,仍有很大借鉴意义,它提示投资者应关注投资标的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市场情绪,从而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理性和耐心。
Benjamin Graham on Value Investing《本杰明·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
“(作者)珍妮特·洛如今就在现场,她写了一本关于本·格雷厄姆的非常好的书。我建议在座各位尚未读过的都去买一本来读。”
本书作者珍妮特·洛(Janet Lowe)通过访谈和资料整理,全面介绍了“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生平思想和投资原则。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恩师,他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对巴菲特影响极深。
“市场先生”比喻等核心观念。书中回顾了格雷厄姆如何在20世纪早期创立价值投资体系,强调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证券、耐心等待市场纠偏。
巴菲特推荐此书,意味着他希望股东深入理解自己投资理念的源头。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学习格雷厄姆的投资精华,如避免随波逐流、重视财务分析、坚持理性纪律,从而奠定稳健投资的思想基础。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巴菲特推荐原话:巴菲特称英特尔前CEO安迪·格罗夫所著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一本“极好的书”(a terrific book),他在大会上高度评价了安迪·格罗夫对公司在关键转折点应对策略的洞察。
“战略转折点”理论,指出企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管理者一定要保持偏执般的敏锐,及时转型才能生存。书中以英特尔从存储器业务转向微处理器业务的案例为主线,强调高管需重视外部变化信号,敢于大刀阔斧变革。
巴菲特推荐此书,表明他认可在经营管理中保持警惕和快速应变的重要性。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本书有助于理解企业怎么样度过技术变迁、竞争格局变化等危机,实现持续增长。
格罗夫提出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已成为商业管理的名言,提醒投资者关注企业管理层在剧变时期的决策能力,这往往会决定着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我最近读了一本更轻松的书。我记不清确切书名了,大概是《爱因斯坦语录》之类的。这本书汇集了爱因斯坦多年来的很多言论,很值得一读”
这是一部汇编爱因斯坦各类名言轶事的读物,书中按照主题收录了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关于人生、科学、社会等方面的见解和箴言。通过爱因斯坦风趣而富哲理的原话,读者可以一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想世界。内容既有对科学与宗教、战争与和平的严肃思考,也有他幽默诙谐的一面。
巴菲特推荐这本书,表明他不仅阅读商业投资类作品,也从伟大人物的智慧火花中汲取营养。对投入资产的人而言,爱因斯坦关于理性思考、好奇心和简单明了表达的态度也具启发意义。这本语录集读来轻松,却能带来深刻的人生智慧,让读者在碎片化的阅读中获得启迪,巴菲特认为读这样的书增长见闻本身就是重要的收获。
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
巴菲特推荐原话:“我认为劳伦斯·坎宁安——就是在曾主持关于我的研讨会的那位教授——干了一件很出色的工作,他把伯克希尔发表过的各种文章重组汇编,极其有条理地呈现了我们的理念”。
本书由法律学者劳伦斯·A·坎宁安编辑,将巴菲特多年致股东信以及访谈中的精华内容按主题整合,提炼出系统的投资和公司管理哲学。
例如,书中围绕企业治理、股东关系、并购、会计等主题,将巴菲特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见解归纳在一起,使读者能体系化地学习“巴菲特主义”。
巴菲特本人对这本书高度认可,认为坎宁安成功地梳理出了他和芒格在伯克希尔实践的原则。通过阅读本书,投资的人能方便地研读巴菲特的思想精髓,如
这本书被视为非官方的“巴菲特圣经”,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巴菲特在公司治理和投资方面的长期智慧,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Fermat’s Enigma / Fermat’s Last Theorem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我们一位瑞典籍股东在我去纽约时送给了我一本,我读得很开心”
这本书由西蒙·辛格(Simon Singh)所著,讲述了数学史上著名的费马最后定理长达三个世纪无人破解,最终于1990年代被英国数学家怀尔斯攻克的精彩故事。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数学难题的历史演变、众多数学家的努力和曲折,以及证明成功的经过娓娓道来。对于非数学专业读者来说,书中充满了侦探小说般的悬念和人文故事,展示了数学探索的魅力。
巴菲特提到他很享受这本书,说明他对跨学科的知识同样抱有浓厚兴趣。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不仅了解费马大定理的传奇,也能体会数学家孜孜以求解决难题的执着精神。这种探索未知、坚持不懈的精神正与投资过程中追寻真知、保持耐心的品质相通。这本书带来的乐趣和启发,体现出巴菲特阅读兴趣的广泛性和对知识的热爱。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诗》是美国《》传奇女出版人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的自传。本书以真挚坦诚的笔触,讲述了她如何接掌家族报业帝国并带领《》度过五角大楼文件曝光、水门事件等风暴的生涯历程。
格雷厄姆毫不避讳地记录了自身性格的弱点、丈夫的精神疾病与自杀等人生重大挑战,以及她如何从一个缺乏信心的家庭主妇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传媒领袖。书中既有对媒体独立和新闻自由的深刻思考,也穿插了她与美国政商界领袖交往的鲜活故事。
巴菲特高度评价此书的精彩,甚至幽默地说如果让他写自传,一定不如格雷厄姆这般坦率,这本书让读者看到一位女性企业领袖在动荡时代中的勇气与智慧。
的重要,以及在人生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此书曾获普利策奖,堪称20世纪美国商业史和政治史的一部缩影,读来引人入胜且发人深省。
本书作者约翰·博格(John Bogle)是指数基金先锋领袖,创立了全球第一支指数共同基金。书中博格尔以通俗的数据和实例,阐释了
的巨大优势。他批判了主动型基金的高费用和频繁交易对投资收益的侵蚀,提倡投资者购买跟踪广泛市场指数的基金并长期持有,从而获得市场平均回报。博格尔强调的理念包括:“切记均值回归”“时间是朋友,冲动是敌人”等
巴菲特对博格尔和指数基金理念推崇备至,多次公开表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通过低成本指数基金投资将会优于挑选个股。
推荐这本书显示出,巴菲特认同博格尔长期以来“为投资者谋福利”的事业。对于投资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丰富证据证明简单的指数化投资策略胜过大部分繁琐的主动操作。它告诉人们
“我们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书摊,今年将首发彼得·考夫曼编撰的《穷查理宝典》。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争论查理是否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转世,这本书该可以揭晓答案了”
这本书在国内几乎达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2005年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提到:“...令人惊叹地卖出3500本《穷查理宝典》,平均每9秒就卖出一本,理由很简单:
《穷查理宝典》由彼得·考夫曼整理,收录了查理·芒格多年演讲、访谈的精华和评注,是对芒格智慧的系统呈现。书名模仿了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年鉴》,暗示芒格在当代思想界的地位。
等主题。内容有芒格对于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人生过于短暂不宜犯太多错误”的幽默警句,以及他在伯克希尔实践的案例分析等。
巴菲特多次极力推荐此书,称其蕴含的思想密度前所未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领悟芒格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避免决策陷阱、如何培养格栅式思维融会贯通知识、如何在投资和人生中保持理性和务实。书中金句频出、思想深刻且妙趣横生,被誉为“智慧的盛宴”。对任何希望提高思辨能力和投资决策水平的人而言,这本书都是宝贵的指南。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提到,他很喜欢比尔·布莱森的这本科普著作,并将其加入了大会书摊的推荐书目。
这本书是畅销作家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写给非专业读者的科普“大杂烩”。作者以幽默生动的笔触,从宇宙大爆炸一直讲到人类出现,将天文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等各学科的重要知识浓缩在一起,带领读者了解“几乎一切事物的简史”。书中充满了有趣的科学逸闻和历史故事,例如元素发现的曲折、恐龙灭绝之谜、DNA结构破解等,将深奥的科学概念以轻松的方式呈现。
巴菲特推荐此书,体现出他对广泛科学常识的兴趣。对于投资者,了解自然和科学史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跨领域的思维,正如芒格所倡导的多学科融会贯通。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增长科学见闻,还能体会到敬畏之心——人类在广袤的时空中何其渺小,却又何其幸运地不断探索求知。这种谦逊又好奇的心态,对投入资产的人理性认识世界和风险亦大有裨益。
A Decade of Delusions: From Speculative Contagion to the Great Recession
“富兰克·马丁刚刚出了一本书,是他一些年度信的汇编。这是本好书,我建议你们都搞一本来看看。”
弗兰克·K·马丁(Frank K. Martin)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他长期管理Martin资本,并以致投资者的年度信而闻名。这些年度信后来汇编成书,比如A Decade of Delusions: From Speculative Contagion to the Great Recession等。
巴菲特在大会上推荐的是马丁精选的投资通信集,其中记录了马丁在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及随后的市场动荡期间给投资人的信件,内容涵盖市场观察、投资哲学、风险管理等见解。他以睿智冷静的笔调,分析了投机潮的成因、警示投资者保持理性。
这些信件类似于巴菲特自己的致股东信,充满了经验教训和投资箴言,例如马丁强调
的反复出现,以及唯有坚持价值为锚才能在狂热中保持不败。对于希望从市场历史中吸取这次的教训的投资者而言,这些信件具备极其重大的启示价值。
“在这本书里,‘亚当·斯密’提到我喜欢用棒球作比喻,他说得对。所以,我就把这本书比作1956年10月8日唐·拉森击出世界大赛全垒打的表现”
“亚当·斯密”是美国财经作家乔治·古德曼(George Goodman)的笔名。《超级金钱》是他1972年的作品,延续了前作
The Money Game的风格,通过幽默故事揭示华尔街投资的内幕和心理。从巴菲特的比喻能够准确的看出,他认为此书在金融写作中堪称“本垒打”
书中讨论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投资狂热与货币政策影响,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联储放水带来的市场过热等,被称为对当时金融时代的生动素描。古德曼笔下将华尔街人士形容成各种动物角色,揭示人性的弱点和市场非理性的循环。本书趣味横生又寓意深刻,让读者在故事中反思投资行为。通过阅读此书,投资的人能更加警惕市场的周期与人性的贪婪恐惧,对投资史上一些疯狂时期知道,以避免重蹈覆辙。
《金钱游戏》同样出自“亚当·斯密”(古德曼)之手,比《超级金钱》更早(1968年出版)。巴菲特高度评价其为“经典”,足见本书在投资文学中的地位。书中以60年代美股狂热期为背景,作者用风趣的语言描述了股票市场的生态和投资者的心理游戏。
。他提出市场短期波动更多受情绪驱动,而非基本面。书中特别提到了“彼得卖理论”等当时流行的概念,以及对基金经理行为的刻画,许多洞见今日看来依然适用。
巴菲特所说的“经典”,意味本书揭示的人性规律经久不衰。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阅读《金钱游戏》,可以明白市场并非纯粹理性的天地,而更像一场心理游戏。书中丰富的隐喻和故事让人捧腹的同时发人深省,有助于投资者认清自我情绪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从而在纷繁市场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
A Few Lessons for Investors and Managers from Warren E. Buffett
“我还推荐一本彼得·贝维林新编的小书,解释了伯克希尔的投资和运营原则,这本书总结了我和查理这些年在年报和股东大会上说过的话”
这是瑞典投资者彼得·贝维林(Peter Bevelin)整理的一本小册子,精选了巴菲特和芒格历年论述中对投入资产的人和管理者最重要的理念要点。书中以箴言形式逐条列出伯克希尔创业以来的智慧结晶,例如:
等,每条都有原文引述和简要阐释,这相当于把巴菲特多年来的发言按主题浓缩成了精华清单。
巴菲特推荐此书,意味着这是他本人思想的高度概括版。该书覆盖了价值投资哲学和企业经营原则的每个方面,对于没时间研读所有致股东信的人,这是一本极佳的入门读物。
。这本小册子语言简洁却寓意深远,可帮助投资者校准自己的投资行为,亦为企业管理的人提供宝贵的指导方针。
“卡罗尔·鲁米斯最近出版了《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一书。我和她联合签名了500本,仅在大会上有售。”
本书由《财富》杂志资深记者卡罗尔·鲁米斯(Carol Loomis)编著,她是巴菲特多年的朋友和编辑。书中汇集了鲁米斯在数十年中所撰写的关于巴菲特的文章,以及巴菲特本人的一些文字,按时间顺序展现了巴菲特传奇投资生涯的演进。
本书内容涵盖巴菲特早年的合伙基金时代、伯克希尔接管之后的重要事件、“奥马哈先知”怎么样看待各种投资机会和市场波动等。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和专访资料,读者能够正常的看到巴菲特在不同年代的观点,以及他如何一次次在市场狂热或低迷中保持冷静。书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来自巴菲特常说自己每天去工作都高兴得想跳舞,体现他对工作的热爱和乐观。
,由熟悉他的记者笔下呈现。对于投资者而言,阅读本书能更全面地了解巴菲特的为人和投资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既有故事性又富教育意义,是理解巴菲特及其投资智慧的一条捷径。
“威廉·索尔金的《商界局外人》是一本优秀的书,讲述了那些在资本配置上表现卓越的CEO,其中有一章对我们董事汤姆·墨菲的洞见挺深刻的。”
《商界局外人》由投资人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 Jr.)撰写,书中精选了8位美国企业CEO的管理案例,这些CEO在资本分配上有独到高超的能力,却往往低调行事、不为大众熟知,堪称商界界的“局外人”,包括巴菲特的好友、卡普城/ABC前CEO汤姆·墨菲,以及的凯瑟琳·格雷厄姆、TECO能源的罗斯·约翰逊等。
桑代克通过数据和故事展示了他们如何在不追随华尔街热点的情况下,通过回购股票、果断并购、控制成本等手段,为股东创造了超群的长期回报。
巴菲特特别提到本书对汤姆·墨菲的分析章节,称墨菲是他见过“最优秀的商业经理人”之一
巴菲特推荐《商界局外人》,反映了他对这些“资本配置高手”的敬佩和认可,也提醒投资者关注企业管理层如何运用利润再投资或回馈股东。这本书对企业高管和投资者都有裨益,揭示了卓越企业领袖的思维模式,被誉为CEO必读书之一。
的蜕变。博格尔指出,原本应以长期持有创造价值为目的的投资,逐渐被短期炒作和指数化交易所主导,华尔街过度关注短期业绩、频繁交易和新奇衍生品,背离了投资的初衷。
他通过丰富的数据说明长期投资收益往往被高昂的费用和频繁换手所侵蚀,并呼吁回归朴素的投资原则。本书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实用建议,如牢记均值回归、坚持低成本指数投资等
巴菲特推荐此书,再次表明他对博格尔理念的赞同。博格尔作为指数基金先锋,始终倡导为投资人减少相关成本、追求长期实际利益的文化。这本书让读者反思金融业的本质,提醒投资者警惕市场上的短视行为和利益冲突,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正确道路。通过学习博格尔的见解,投资的人能更清晰地区分投机与投资,从而避免被市场噪音牵着走。
Investing Between the Lines – 《读懂上市公司》
本书作者劳拉·里滕豪斯(Laura Rittenhouse)是一名财务沟通顾问,她的这本《Investing Between the Lines》独辟蹊径,教投资者如何通过研读公司高管的公开信函(如股东信、年报致辞)来评估企业质量。里滕豪斯认为,从管理层沟通的
例如,真诚开放、直面问题的股东信通常意味着管理层可信赖,而充斥行话套话、避重就轻的措辞则可能是危险信号。书中提供了一个“信心因素”评分体系,分析大量公司致股东信案例,帮助读者“读懂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
巴菲特本人素以致股东信坦诚著称,他推荐此书显示他非常看重管理层的诚信沟通。通过阅读本书,投资的人能学习
这提醒投资者评估股票时,不仅要看财务数字,也要考察公司治理和文化。总之,本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去判断企业价值,很实用且发人深省。
Berkshire Hathaway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Berkshire Hathaway Letters to Shareholders,这本书包含了一个让我很喜欢的索引,能按人名、公司和主题查找到对应页码。”
本书由麦克斯·奥尔森(Max Olson)编辑,完整收录了巴菲特自1965年以来每年的致股东信,是研究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权威资料汇编。书中按年份排列股东信内容,并附有详细索引,方便读者检索特定主题。
巴菲特在推荐时特别提到索引的重要性,因为伯克希尔的业务和他的思想在几十年中覆盖领域极广,有了索引读者可以按需查阅。例如,可以很快找到他在不同年份谈论保险浮存金、可口可乐投资、市场泡沫等话题的段落。
这部合集堪称巴菲特思想的年鉴,透过年复一年的文字,读者能够正常的看到伯克希尔从纺织厂转型为投资控股公司的全过程、巴菲特如何反思错误、如何抓住机遇,也能领会他在各个阶段对市场和经济的看法演变。
对于严肃的投资者,这本合集是无价之宝——它让人系统地学习巴菲特数十年的投资框架和思维方法。通过研读这些原汁原味的信件,读者几乎能上了一堂“巴菲特亲授的投资课”,正如巴菲特所言,这本书比任何关于他的传记都更胜一筹。
Forty Chances:Finding Hope in A Hungry World
本书作者是霍华德·巴菲特(Howard G. Buffett),沃伦·巴菲特的长子。霍华德是一位慈善家和农场主,他提出人生大约只有40个丰收季节,因此也就有40次机会去改善世界。《
Forty Chances》围绕全球粮食安全和慈善投资主题展开,记录了霍华德走访世界各地(从非洲农村到阿富汗战区)的见闻,以及他资助农业项目、支持贫穷的地方发展的实践心得。书名寓意着珍惜有限的机会,努力创造持久的积极影响。
巴菲特推荐此书,一方面因为这是他儿子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粮食、安全和慈善等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书中每一“次机遇”都是一个故事,既有对饥饿、贫困问题的深刻剖析,也有基层改变带来的希望场景。
巴菲特推荐原线年的大会上,巴菲特大篇幅谈到了与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的合作。他特别让3G的创始人若热·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等起立接受介绍,并
3G资本帝国》由Cristiane Correa撰写,讲述巴西投资人雷曼及其合伙人马塞尔·泰勒、贝托·西西尔创立3G资本的传奇历程。3G资本通过严苛的成本管控和绩效导向文化,成功打造了如百威英博、汉堡王、卡夫亨氏等全球巨头。书中详细描述了3G团队
巴菲特在2013年与3G联手收购了亨氏,对3G的运营方式极为赞赏。他推荐《梦想的力量》,等于向股东背书3G团队的商业哲学。通过此书,读者能了解到3G如何从巴西一家小券商起步,凭借大胆梦想和执行力成为国际商业舞台上的顶级玩家。
的信念。这也启示投资者关注企业领导人的格局和文化——伟大的企业往往源于卓越的文化基因。巴菲特与3G的合作被他誉为“
“亚当·斯密是那种历久弥新的思想家之一……他早在很久以前就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力之强大,这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国富论》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巨著,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查理·芒格在2015年大会上再次称赞斯密的洞见,说明这本近250年前的经典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自由市场如何透过“看不见的手”优化资源配置等原理,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学的基础。他还批判了重商主义政策,提倡自由贸易。
芒格指出,斯密的思想在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失败和东亚地区市场经济奇迹后,更加证明其正确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国富论》的核心观点有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资本主义的力量——长久来看,自由市场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增值,这正是巴菲特长期看好美股、坚定投资优秀企业的信念基础。
同时,斯密也提醒人们市场并非完美无缺,但总体而言,鼓励竞争和创新会带来繁荣。这本书虽然晦涩厚重,但其蕴含的原理影响深远。芒格引用斯密,意在让投入资产的人明白: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拥抱市场经济的成果,才是创造财富的根本之道。正如他说的,亚当·斯密的智慧“至今仍闪耀光芒”。
“我的朋友菲尔·比尤斯写了《跛行亦如飞》这本自传,记录了他在资本城市通讯公司工作的生涯,并且讲述了公司的领导者汤姆·墨菲和丹·伯克的许多故事。这两个人无论在成就还是做事方式上,都是我和查理所见过的最佳管理搭档。”
菲利普·比尤斯(Phil Beuth)是美国媒体公司Capital Cities/ABC的资深高管,曾在公司任职40年并参与见证了Capital Cities并购ABC的重大历程。他自幼罹患脑瘫,幼时走路跛行,但凭借毅力取得事业成功,因此将自传取名为“跛行在水上”(寓意如同在水上行走)。
本书真实生动地回忆了作者身残志坚的奋斗史,以及Capital Cities传奇CEO汤姆·墨菲和搭档丹·伯克如何创造传媒帝国的故事。墨菲和伯克因卓越的管理闻名,他们以保守的财政纪律和高度的诚信赢得了巴菲特的极大尊敬
。书中展现了Capital Cities/ABC兼并、运营的幕后细节,也传递出作者对
巴菲特与汤姆·墨菲私交甚笃,把他视为榜样。这本书兼具企业史和励志传记双重元素:一方面让读者了解一家伟大媒体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管理秘诀,另一方面通过菲尔·比尤斯自身的故事,激励人们战胜困难、追求卓越。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也特别推荐此书,不仅因为其中有他敬重的合伙人的故事,也因为它体现了
。对于希望学习优秀企业文化以及汲取人生动力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温暖而强大的正能量。
一书,将在年会首发。米勒先生在研究和剖析巴菲特合伙公司运作方面做得很出色,并解释了伯克希尔的文化如何从合伙制起源演变而来。如果你对投资理论和实践着迷,你会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由投资人杰里米·米勒(Jeremy Miller)撰写,通过研读巴菲特在1956-1970年间管理合伙基金时期给合伙人的信,总结提炼出巴菲特早期的投资策略和准则。
巴菲特的合伙投资时期被视为他辉煌业绩的起点,但有关的资料过去散见难得。米勒将这些信件系统整理,并按主题阐释其中的
策略选股、设置合伙人获取超额收益的分成结构,以及在当时市场环境下取得年均近30%回报的秘诀。更重要的是,书中解释了后来伯克希尔的很多文化(如注重长期、合伙心态等)可以追溯到合伙基金时代。
,因为这等于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他早期投资思想演进的窗户。本书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启示——通过回顾巴菲特当年的做法,投资的人能学习到
这些“Ground Rules”也是巴菲特后来坚持的准则基础,对想深入研究巴菲特方法论的读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丰富一手资料和精到分析,可谓不可错过的指南。
股东大会荐书之巴菲特篇完结,这么多书,你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集齐,可以先保存起来,以后书荒了,再慢慢看。芒格篇估计本月内有望发布,敬请关注,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