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636048@qq.com
13053063506
欢迎访问:英亚平台官方下载

热门产品

  • 如何劝导内向的人
  • 必中8码 - 必中8码下载安卓版破解版V
  • 最不像作家的作家写出让余华赞赏的阿勒泰
  • 电车0-100公里加速该不该禁
  • 成都微创医院怎么样视人民为父母待病人如亲人
  • 直击百人会论坛:“蔚小理米”掌门人再齐聚今年他们押注这些新赛道

联系我们

    英亚平台官方下载
    咨询电话:13053063506
    邮箱:1837636048@qq.com
    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33号恒兴广场A座2405室
英亚平台官方下载

电车0-100公里加速该不该禁

来源:英亚平台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03 22:50:08

小米SU7 Ultra电动车0-100加速仅需1.98秒,引发公共道路安全隐患。 2.2025年1-3月全国新能源车超速违法案件同比激增230%,超速问题亟待解决。 3.由于电

产品详情

  小米SU7 Ultra电动车0-100加速仅需1.98秒,引发公共道路安全隐患。

  2.2025年1-3月全国新能源车超速违法案件同比激增230%,超速问题亟待解决。

  3.由于电车加速性强,0-100加速在公共道路上存在不合理且高风险的场景。

  4.然而,目前针对电动车加速性能的立法尚属空白,需要公平性和合理性讨论。

  5.为解决风险问题,建议在城市道路上禁止极速的0-100加速,并通过电子围栏实现。

  近日推出的小米SU7 Ultra,1548匹马力,0-100km/h加速仅需1.98秒。这种赛道级性能,也为公共道路带来致命隐患。

  小米也做出了一些限制,新车前300公里强制开启“新手模式”,限速140km/h,但里程达标后就可以解锁全功率输出。在一些事故后,小米将新手模式延长至1000公里。但这只是一个公关态度,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这不是小米一家的问题。电车天然扭矩大,加速强。道交法制定于燃油车时代,对电车加速性,缺乏约束。

  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新能源车超速违法案件同比激增230%。超速是旧问题。旧问题中出现新趋势,是因为电车加速强,可以在一个相对更短的道路上,就超过限速。

  本文重点讨论电车扭矩大的一个典型技术特征:过高的0-100公里加速,是否应该被禁止。把这样的一个问题讨论清楚了,更复杂的问题,就有方向了。

  很多电车都将0-100公里加速作为卖点。看过一个视频,小米SU7 Ultra在急加速时,没有警告,反而有显示速度不断的提高的诱导性视频。

  现在的交通法规,对加速度是没有规定的,这是一个立法新问题。新问题不能用旧法条来论证合理或者不合理,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不违法,而应该从合理性去讨论。

  油车排量越大,扭矩越高,加速性能就越好,完成超车的时间就越短。所以,大扭矩就能快速超车,在关键时候躲过危险。这是一个合理且合法的场景。但这个场景的加速性能,是从40提速到60,从80提速到120,从120提速到140,并不是从0-100公里加速。

  绿灯起步时,高扭矩的车以高加速度冲出去,这几乎是高加速度性能合法使用的唯一场景,但这并不合理。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景。红绿灯转换的时候,往往有横向的车或者行人,他们对车辆加速性能的估计,是按旧经验估算的,他们会觉得车挺远的,抢在车道绿灯亮起之前横冲出去,如果驾驶者没看到他们,这时急加速的车就会撞上他们。

  从朴素的常识出发,在城市公共道路上,这么快地加速,是不应该的。但仅有常识是不够的,还得把各方细节、关系、逻辑都说清楚,由常识到洞见。

  有人会说,枪可以杀人,但杀人的不是枪,而是使用的人。这个比喻一样能用在刀上,刀可以杀人,但决定刀用途的是人。这两个比喻有道理。人类社会并不是建立在无风险的基础上的,所有的事都伴随风险,关键是看风险和收益的比较,是否值得。

  刀的用途很多,枪的用途只有杀人和打靶,更广泛的,枪在人类政治生活中,有必要之处。所以,这两者有合理且必要的使用场景,不能完全禁止。而0-100加速的用途,几乎只有玩车、炫车。注意,我这里指的不是大扭矩性能,而是更具体的0-100加速。

  所以,当任何人使用0-100的极速加速功能,就一定是不合理的。想不出任何合理的场景。0-100公里加速,是玩车必备,但是生活必不可少之物吗?那么,当一个功能,在任何一个时间里都不合理、不必需,这时就和人怎么使用没关系了,而是功能本身的不合理。

  随着将来更多品牌推出极加速车,不一样的品牌之间的比较就会慢慢的多,当两辆性能电车等红灯都在第一排时,车主很希望来一次比试。

  有人会说,汽车企业,开发高扭矩、高性能的车,有利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那么,汽车行业的发展,车主的血脉偾张的爽感,是不是应该由行人和骑电瓶车的人来承担。从统计上看,毋庸讳言,这两个群体就是富人和穷人之分。那么,富人的收益是否应该让穷人来承担成本。

  即便他们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但也并不能因此就说他们就活该,0-100加速有理。这从来都不是立法的逻辑。

  实际上,并不是没有合法玩车的地方。上海有赛车场,价格大约是2000-4000元一小时。这才是体验急加速的应有价格,必要付出。在马路上玩急加速,实际上只支付了车钱,但没有支付赛道钱。所以,在马路上使用0-100加速的,本质上是富人省钱,给穷人造成风险。

  公共政策是一个系统性的网络,各项公共政策之间,总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要满足一定的逻辑自洽性。所以,对待风险,标准要有公平性。所谓公平性就是一种对比:你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公平性是公民对政策的基本诉求。

  首先,第一个对比对象是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现在国外很多户外路线都被禁止了,比如最著名的鳌太线。国内对极限运动也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态度。网络站点平台也禁直播蹦极、高楼跑酷等。禁止的理由当然是怕出事,怕死人伤人,传播和炒作后会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那么,同样有危险的0-100加速,为什么就不会被禁止呢?

  第二个对比对象,是电瓶车。我们都知道,电瓶车被严格限制了速度在25公里以内,理由当然是安全。那么,这里有没有双标?

  电瓶车的速度不快,重量相对轻,造成的危害更低,而且,电瓶车是肉包铁,对自己的危险性也很大。某一些程度上,这就是以自身安全为天然限制。

  其实,不管是户外还是跑酷,电瓶车,都是自身承担绝大部分风险。但电动车在绿灯起步时,0-100加速导致事故,轿车车主大概率没事,但行人和电瓶车上的人,死亡概率就大得多。这是一个纯粹的对行人的负外部性。

  一般来说,公共政策应该限制负外部性。但现实是,对自己害自己的电瓶车、对户外的限制很严格,而对只害别人的电动车极加速性能没有一点限制。甚至厂家都自己都做出了象征性限制,而政策在这方面,却是一片空白。

  或许有人会说,制订政策的都不会骑电瓶车,但会开高性能电动车。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只是因为这是一个新问题,所以才需讨论、说理,把风险呈现出来。

  以前汽油车也有高扭矩,更贵,那时没有禁。因为那时不需要。一项风险出现的概率比较低的时候,的确可忽略它。但当它慢慢的变普遍的时候,就不能再被无视。中国道路上,只有300辆超跑,和有30万辆0-100跑进2秒内的车,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共风险状态。

  除了赛道,我想不出0-100加速,任何正当的,收益大于风险的,且合理分摊风险的场景。那么,在逻辑上唯一合理的结论,就是禁止极速的0-100加速。

  禁止的办法很简单,通过电子围栏,禁止在城市道路上如此加速。特斯拉赛道模式需GPS定位封闭场地才可激活,而小米的“大师模式”仅依赖车主自觉,未设置地理围栏限制。

  但堵总需要与疏结合。车企可以在城市郊区共建赛道,商业化运营。甚至郊区车少的道路,在周末,或者每月一次,可以开辟成为赛道,车主风险自担。车主满足了驾驶快感,也可成为一种新兴的观赏性节目,形成高性能车文化,带动消费。总之,能够轻松的享受驾驶快感,但起码得考虑他人安排,得付够钱,这才能多赢。

发送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