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深秋十月,大地镀金。10月29日下午,莱西市夏格庄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内,小麦播种机马达轰鸣、来回穿梭,随着最后一垄小麦播种完成,标志着全市348.4万亩小麦播种全面结束。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5日下午,青岛市380万亩秋粮颗粒归仓,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超额完成省定面积、产量任务。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今年全市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双晚技术,玉米增产效果明显,小麦实现适期播种,播种期间气候适宜、土壤墒情良好,种法配套到位,播种质量显著提升,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麦田冬季管理上,确保苗全苗壮、安全越冬。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里一派繁忙景象,玉米收获机、打捆机、播种机轮番上阵,秋收秋播压茬推进。“大农机帮忙,新技术落地,再加上田管不松劲,今年玉米单产比去年增加近百斤。”种粮大户姜永战的8000亩玉米就在示范区内,这要在以前晾晒都是问题,今年,大场镇政府专门打造了一个3万平方米的晾晒场,有效解决了玉米晾晒难题。根据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规划,未来这里还将建设烘干塔、储粮仓、专家工作站,这让姜永战的信心更足了。
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则必先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提高单产水平是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重要方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的要求,并首提“开展吨粮田创建”。
创建吨粮田,其实也是对提升粮食产能的大考。而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样也是青岛高质量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课题之一。青岛市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狠抓粮食生产各项措施落实,以稳产保供为基础,夯实“国之大者”这一根本。得益于良好的天气条件,各项工作措施谋划到位,为“三秋”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10月7日,全市“三秋”生产现场会在平度召开,部署农机服务、机收减损、供需对接、技术保障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农作物田间管理、小麦“两选四适”一播全苗技术等技术指导意见。“三秋”期间累计组织上阵玉米收获机、小麦播种机等各类机械18万多台(套)。10月17日,经省级专家组对平度市蓼兰镇、莱西市沽河街道两个绿色增粮先行区玉米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116.2公斤和1030.7公斤,双双实现单季亩产超吨粮。位于平度市蓼兰镇的示范区百亩小麦-玉米“超吨半粮”高产攻关田,创出同一地块一年两季亩产粮食1.95吨的青岛历史最高纪录,粮食产能推向亩产“双吨粮”大关。
打硬仗要有硬措施。政策好,稳住了种粮预期。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统筹中央绿色高产高效项目资金1000万元,支持建设莱西市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177万元,统筹180个作业组织、400台植保无人机参与实施玉米“一喷多促”统防统治,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病虫防治难、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落实设施用地政策,出台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以自建、租赁、置换等形式,规划建设产后服务中心,已落实土地300多亩。优化完善保险政策,目前我市已经将小麦、玉米纳入政策性保险,由种植险过渡到完全成本险,保额每亩最高由600元提高到950元。将大豆纳入政策性保险,保额每亩350元,选取平度市开展玉米收入保险试点,保额每亩1000元,进一步稳定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8月8日,在位于即墨区绿色增粮示范区万亩方玉米田里,5架植保无人机轰鸣起飞,在成方连片的玉米地上空投下一对对乒乓球大小的白色弹丸,里面装的是生物防治领域的“尖兵”赤眼蜂,羽化后的赤眼蜂会精准进入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卵,然后“借壳”生子、“吃掉”害虫,实现“以虫治虫”。
“像我1700亩地喷洒农药预防害虫,不仅耗时费力,防治效果也不理想,通过这样的植保新科技,真正的完成生物防治,而且为我节省34000元钱,现在的玉米长势也不错,就等着今年再丰收!”蓝村街道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刘君绪看着玉米田上空轰鸣飞翔的无人机高兴地说。
绿色发展是前提,实现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少不了绿色防控的功劳。作为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通过赤眼蜂防治这项“黑科技”,不但可以实现一亩地减少15克化学药剂的使用,还将最大限度减少玉米中后期害虫基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市农业农村局加强重大农业技术集成,探索开展小麦玉米“双吨粮”超高产攻关试验,推广粮油、粮豆轮作间作,“两选四适”“一增四改”等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应用率达到100%。采用增施有机肥、秸秆堆肥还田、种植绿肥作物、微生物菌改良土壤等培肥地力,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胶东五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协作联盟,布局墒情、虫情等监测点100个,建设农情远程监控系统,大力推广“一防双减”“一喷多促”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100%。推广深翻深松、旋耕免耕、激光整地技术,探索种养循环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助力粮食产能提高10%-20%。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青岛财通集团,在全国率先创设“种子金”,选育引进推广18个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先行区内实现主粮作物良种覆盖率、种子包衣(拌种)率达到100%。建成山东省首个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打造智能管理平台和遥感监测分析等27个应用场景,无人驾驶、智能控制等装备应用率达到80%。
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培训,开展“菜单式”授课模式。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行动,组织1000余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推进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粮油单产提升技术15项秋粮作物的田管技术落地见效。“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以行动抓生产、推技术、促发展,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挖掘粮食丰产潜力,降低农户防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让老百姓增强增收致富的信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松坚表示。
小麦生产“七分种、三分管”,种足种好是关键。在“种足”上,市农业农村部门精准施策,确保实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在深耕翻整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高性能播种机械,全面做到“四适双压”(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和播前播后双),指导优化品种布局,全方面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同步抓好冬前麦田管理,坚持种后即管,组织专家指导组、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苗情,因地因苗因墒搞好技术指导,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实现苗齐、苗全、苗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做好苗情监测,发布灾害预警,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农业气象条件总体良好,雨水调和、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生态与气象中心建立常态化工作协同机制,加密农业气象服务联合会商频次,秋收期间每天滚动预报1周天气。对全市33处土壤墒情监测点加大数据实时监测,逐渐完备常态化联合会商和“灾前预警、灾后应对”农业防灾减灾机制,科学应对天气复杂多变对秋收秋种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秋收任务完成。
10月7日上午,位于平度市蓼兰镇的市级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种植基地内,马达轰鸣,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来回穿梭,割倒、摘穗、装仓等多项作业压茬推进,全省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青岛赛区比赛激情上演。“要想损失率低有三个关键点,机器性能要高,机手技术要好,玉米要适时收获。”谈起机收损失率低的技巧,获得比武第一名的农机手纪康康胸有成竹。
此次比武,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1.47%,比国家标准损失率低1.5个百分点以上。估测今年全市机收损失率将在2%左右,以我市去年玉米总产量估算,约可减少损失1.6万吨。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深挖作业潜力,打好机械化促增产攻坚战,全力保障“三秋”机械化生产顺利开展。组建覆盖全部产粮镇街、村庄的农机作业应急服务体系,科学调度跨区作业机具,以镇为单位成立应急作业服务队57支,累计组织上阵玉米收获机、小麦播种机等各类机械18万多台(套)。开展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培训各类农机手1万多人次。建立玉米收获机、烘干机台账,保障域内机具供需平衡,做好机械的保养、调试和检修等准备工作,备足易损件、零配件,全市检修农机具18万台套。强化高端智慧农机推广,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发展应用农机作业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作业质量的全程监控,全市深松作业智能监控设备总量千余台。
高效规范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报废更新政策,落实1.79亿元支持购买农机具1.6万台。印发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通告,开通24小时服务保障热线余张,会同交通部门在辖区内高速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25个,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外地来青跨区作业机械通行保障,确保农机跨区转运通畅。加大低温循环烘干、机械深松、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作业装备与技术推广力度,开展机艺融合应用相关项目,试验选型提升播种质量的技术模式和机械装备,引导农户机手“选用好机”“把机用好”,力争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青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核心在于“绿色”,目的则是为“增粮”,兑现先行示范的目标,不仅做好绿色可持续的文章,更要看到粮食增收的成效,切实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
4月26日,青岛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创建启动仪式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举行。强调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是贯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大战略部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抓手,并明确要把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来抓。对青岛而言,做好绿色增粮工作意义重大。这既是出于青岛7个涉农区市有5个为全国产粮大县,以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战略地位使然,也是践行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的主动作为。
为将“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青岛突出多战略叠加、多维度协同发力,下好绿色增粮“全盘棋”。
在顶层设计方面,主动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积极融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出台建设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意见,配套制定19条推进措施,考虑全市粮食生产基础条件、生产水平等因素,利用 3 年时间建成10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首批7个已经启动建设。
在实施路径方面,坚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推进,探索粮食大面积绿色均衡增产“五六七”新路径,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推进农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装备智能化、环境生态化、服务专业化、运营产业化等“六化同步”,全面实现良种覆盖、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先进的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回收等“七个百分之百”。
推动绿色发展,聚焦田、种、技、机、管等核心要素,集成应用耕地地力提升新方式、绿色高效新品种、绿色增产新技术、绿色高效新机械、智慧管理新模式等,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应用无人驾驶、植保飞防、收获减损等智能绿色高效机械,运用优良品种、节水节肥、绿色防控等增产技术,实施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化肥、农药施用量年均减少1~2个百分点。
今年,青岛市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示范基地黄淮北部粮油高效节水增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成绩的背后是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实施小麦玉米周年“超吨半粮”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协同推广项目,在平度、莱西等市级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安排了小麦玉米周年“超吨半粮”、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玉米“两选四适”一播全苗、玉米“三改三提”单产提升等10余项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目前,7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起势见效,经专家测产,各示范区集中打造的6.25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平均亩单产达到747公斤,比一般大田平均亩增产150200公斤,平均增产20%以上,创新技术集成应用,推进“五良”高度融合。示范区田块合理耕整、地力逐步提升,规模化“良田”雏形已具。登海605等高产耐密新品种普及率100%,“良种”增产潜力可挖。“两选四适”一播全苗、“三改三提”单产提升等集成创新技术全面推广,节水、节肥、增效分别达到30%、20%、15%以上,“良法”有力支撑增产增收。机械精播、植保作业等新技术装备提档升级,“良机”智慧化水准不断提高。配套烘干、仓储设施日渐齐备,“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推进,“良制”驱动提质增效。
夏种一粒子,秋收万担粮。今年青岛市秋粮生产得益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措施实,在夏粮“三连增”基础上,秋粮实现丰收增产。放眼青岛广袤田畴,依托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和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伴随一套绿色增粮“组合拳”的打出,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田间地头激发出澎湃动能,“青岛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
相关产品